隨著數字化浪潮的來臨,新型現代化基礎設施正在改變著各行各業,通過IT變革驅動業務創新發展,促進企業自身、以及產業生態的轉型升級。
近日,為積極響應十四五發展規劃、加速推動“上云用數賦智”行動,云原生技術實踐聯盟(CNBPA)聯合云原生技術社區,以及靈雀云、華云數據等云技術廠商,共同發布了《第四期(2021-2022)傳統行業云原生技術落地調研——央國企篇》,為央國企上云路徑提供有力參考,讓央國企云原生轉型有據可依、有例可參。
本期調研在延續以往此系列調研方法的基礎上,首度聚焦央國企,針對央國企高度關注的云原生加速數字化轉型路徑進行了深度洞察。調研共回收了306份有效問卷,分別來自工業、交通、醫療、教育、零售、信息技術等不同細分領域、不同IT規模的央國企IT從業者。下面我們一同看一下調研中的關鍵發現。
在數字化轉型發展戰略和疫情的影響下,央國企IT預算不減反增 央國企的年 IT 投入整體仍保持著較高水平。在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和疫情的影響下,受訪央國企的 IT 投入依然延續了往年持續增長的趨勢,近 50%的央國企依然保持著每年 1000 萬元以上的 IT 投入,其中每年 IT 投入 1 億-10 億元的企業也不在少數,占比9.8%,更有 4.9%的企業每年保持的 10 億以上的 IT 投入。 超75%的央國企已將云計算建設列為投資重點 75%以上的企業有意通過在云計算領域加大投資來加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其中 31.37%的受訪央國企表示已經在云計算領域進行了重大投資;16.67%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展開行動、加大投資;30.39%仍在審慎規劃中,但明確表示將在未來 1-3 年內將云計算列為重點投資領域。 混合多云、分布式云、邊緣計算技術日趨成熟,場景日益豐富 65.68%的受訪央國企已經或正在考慮使用多云/混合云,混合多云已成為央國企上云的新常態。在云計算服務采用方面,75.49%以上的企業已經上云,其中,17.65%的企業已經使用公有云服務,41.17%已經使用多云/混合云,16.67%未來考慮使用多云/混合云,24.51%的企業仍以私有部署為主。 在數字經濟背景下,央國企應用和系統的更新頻率越來越高 央國企的應用和系統更新頻率呈現上漲趨勢。傳統的央國企往往需要半年以上的應用和系統更新周期,而這一比例在本次調研中僅占 33.34%;更有 66.66%的央國企當前保持著半年以內的應用和系統更新頻率。 自主可靠迎來新機遇,一云多芯、雙架構成最佳過渡路徑 超 50%以上的受訪企業表示,為了穩步實現國產化就緒,當前更多采用雙 CPU架構的過渡路徑。 超95%的受訪國企已經考慮或正在使用容器、DevOps、微服務等云原生技術 95%以上的受訪央國企已經考慮或正在使用云原生技術,其中近80%的企業已經使用容器、微服務、DevOps等云原生技術,32.71%的受訪央國企IT已經進行容器化,28.3%全面正在全面開展微服務化建設,18.87%已經采用了先進的DevOps理念來重塑企業IT、加速業務變革;僅有3.77%的受訪企業仍停留在較為傳統保守的IT發展階段。 央國企云原生轉型的需求不是“能用”,而是“好用” 28.68%的受訪企業表示穩定性是其在進行云原生選型時的首要考慮因素;性能占比 24.26%,同樣是云原生選型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此外,安全性也是央國企 IT 選型的基本要求,14.34%的企業在進行云原生選型時就已將云原生納入整體安全規劃;與此同時,功能(12.87%)、運維難度(12.87%)、資源占用(6.98%)也是央國企選型的關鍵評估條件。 央國企云原生轉型的終極目標是為了引領業務創新、創造業務價值 整體而言,無論是從開發人員、運維人員、業務人員還是企業管理者角度,采用云原生技術都對保持企業競爭優勢至關重要。系統應用架構的統一(23.59%)、業務應用流程的規范管理(18.35%)和業務應用的自主創新(13.86%)成央國企擁抱云原生的核心驅動力。 2020 年,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開啟了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新篇章,通知中明確提出要促進國有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包括建設基礎數字技術平臺、構建數據治理體系、推進產品創新數字化、生產運營智能化、用戶服務敏捷化、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此外,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十四五規劃等相關政策均對央國企數字化轉型提出了指導方向。 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央國企在數字化轉型上任重道遠,充分利用云計算、5G、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加速創新、提升競爭的“軟實力”是央國企平穩高效加速數字化轉型的必經之路。華云數據作為中國領先的綜合云計算提供商,希望憑借自身領先的技術優勢,幫助更多央國企用戶筑牢新時代數字經濟底座,帶來上云的完美體驗!